第十八章 无形征兆(1 / 2)
【一开始,它的征兆几近于无。
在谁也预料不到的地方,突然有什么东西出现了,它开始自我复制,并且逐渐朝着外界扩散。
从简单变得复杂,从温和变得富有攻击,从没什么危害,变得足以置人于死地。
这事物传播着,扩散着,以愈发精细,愈发巧妙的方法繁衍,它们侵蚀着世间的一切,一切都为了延续自身】
极限病毒。
迈克罗夫人第一次注意到这异常的瘟疫,主要是一部分冒险者小队,与在多元星河中游荡的少部分牧星者回馈的情报中,出现了一些虚空文明开启了异常闭关锁国政策,而一些非虚空文明的土著文明,也出现了极其诡异的大规模灭绝现象。
那是发生在乔修亚离开几个月之后的事情。
在与诸多虚空文明的进行交流的大会结束后,迈克罗夫文明就因为核心民族人口数量的原因,暂时停止对外扩张,不在征服新的殖民地,开拓新的领土,但是探索和冒险的行动却并没有停止。
众多原本从属于远征军侦查队的成员,都在官方的支持下,转职为一支支虚空冒险者小队,探索无边无际的多元星河,而民间也有不少意在远方的探索者想要见识更宽广的世界,同样踏上前往远方的旅途。
更不用说原本就是游荡群星的牧星者一族,在迈克罗夫官方的默认下,牧星者大部被拆分为了好几个部分,其中一部分,获得了相当的自由度,可以再一次随心所欲的在星河间放牧,不用被拘束在一地。
以迈克罗夫文明分布于多元星河各地的星门时空枢纽为起点,冒险者们的踪迹已经出现在了相当远的远方——毕竟他们也不是最近这么几个月才出发的,而是在迈克罗夫文明展开对外征服时,也就是一两年前便已经出发,通过各地文明密集的传送网路,以及全面升级过的虚空引擎以及迁跃系统,哪怕是硬件最差的冒险者小队,也有着在一两年内穿越小半个星河的速度。
而装备最豪华的官方探索队,甚至足以在万界祭祀场的支持下,在短时间内直接越过近乎无垠的距离,在星河内部定下坐标的地方进行任意传送。
正是这些与联合政府交流最频繁的探索队,发现了异世界的异常,并提醒了迈克罗夫文明的高层,瘟疫距离他们并不遥远。
“这里是……卡冈星河……我们在其边缘处的土著文明内……发现了接近拉德克里夫元帅提起过的……极限病毒残骸……”
“是的……半个星球的人口全部死亡,野兽和细菌都不能幸免……成为死地,如果不是仍有部分智慧生命生活在沙漠和极地,恐怕整个星球将化作没有生命的绝地……”
“极限病毒已经消失,它出现的时间很短……但是却有另外一种似乎进化过的超级细菌仍在肆虐……我们已经将该细菌样本信息传回统合大资讯库……那绝非自然进化可以出现……”
“……被感染着会变成近乎不死的丧尸……依靠吞噬有机物维持行动能力……实力约莫在白银左右……极其危险……最高戒备!”
因为跨越星河进行交流,会有极大的延迟和失真,即便是有万界祭祀场援助,一定程度上的卡顿和丢失信息也是不可避免的。不过,这一支正在卡冈星河探索的冒险者小队却传递回了意外完整的珍贵信息,那即是‘极限病毒’的确已经从血战星河扩散的事实。
当血战星河中,与埃尔玛一起行动的克雷勒头一次遭遇极限病毒,乔修亚也将这信息转告给迈克罗夫文明本部时,并没有多少人在意这一点——毕竟遭灾的是作为敌人的阿摩司王庭和塔库尔湮灭教团,这两个排外的天灾文明无论遭遇什么危机和灾难,其他文明也都只会笑着看热闹。
更何况,血战星河距离最近的有迈克罗夫殖民地的星河,也有极为漫长的一段距离,等到瘟疫疫区靠近之后再做防范也不迟,毕竟区区瘟疫而已,怎么可能跨越那么漫长的虚空,直接影响到远方文明的本土呢?绝大部分人都是如此想的。
只是令人比较疑惑的是,冒险者小队发现的,有关于极限病毒的细节。
首先,该病毒具备极高的传染性与杀伤力,生命力也极端顽强,可以在虚空中存活——但发现其残骸的星球上,不仅极限病毒全部死绝,甚至还有一部分智慧生命仍在沙漠和冰原等偏远区域苟延残喘,而一种明显被极限病毒强化过后,但却远不如它的超级细菌代替了它原本的位置,扼杀剩余的智慧生命。
这很矛盾,但却可以解释:极限病毒活性化的寿命本来就这么短,所以才会在还来不及杀死一个星球所有生命的时候才突然消失。而第二个疑惑点,也只能说明极限病毒并不仅仅感染复杂的生物,就连细菌也无法逃脱其手。
这个消息,只是一个开端,很快,接二连三,有关于大瘟疫的信息,就从多元星河的各个角落蜂拥而来。
卡冈星河,杜亚星河,墨索星河,艾辛可星河……一连串的,一个个不同的星河,都近乎同时地出现了同一种可怕的超凡病毒,而这种病毒的来源无迹可查,根本无从谈起,同一个星河内,同一时间,两个同样感染极限病毒的文明,相差可能有大半个星河那么遥远的距离。
这是根本说不通的一件事。
对此,众多冒险小队也不知如何解释,而且他们心中也因此生出恐慌——倘若这种瘟疫,可以凭空感染到远方的迈克罗夫世界,那他们是否就成了文明的罪人?考虑到这一点,有那么一段时间,众多冒险小队都不在向联合政府本部发送消息。
直到那一天,一支冒险小队在偶然之中,发现了这一病毒背后可能的真相。
“没有传染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