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火气很足(1 / 2)
笔趣阁 最快更新赝医 !
杨泽对杨得羊解说完毕,问道:“这治疗之法,你可都明白了?”
杨得羊想了片刻,道:“如何下药,小老儿是很明白了,只是对针灸之法,却不甚了了,只因小老儿以前从没学过针灸,所以要想一时半会儿的就全明白,实是无法做到。”
杨泽道:“你回去把方法记在纸上,以后有时间就看看有关针灸的书,慢慢就会明白了。我还要去瓜州,不能在此久留,等以后有机会,咱们再探讨吧!”
杨得羊相当地感激,冲着杨泽深施一礼,道:“医家对独门秘技向来从不外传,可杨神医却将这治病的良法告知小老儿,您的风度直追古时的大医家,小老儿真心拜服,以后如有人问起,小老儿定说你是恩师!”
说着,他竟有想跪下的先兆,看来是真想拜杨泽为师。杨泽可是不会受这种礼的,连忙阻止。
杨泽一手拿着纸盒,一手托住杨得羊,道:“杨坐堂万不可如此,我传你治病之法,并不是想学古时的大医家,只是想着会良法的医生多了,那么能救的病人也就多了,大道理我不会说,我也就这么点儿想法,你要是对我行大礼,可就是折了我的阳寿了!”
杨得羊哪可能想要折杨泽的阳寿,听他这么说,自然就不好再拜下去了,他很是感动,只觉得跟杨泽一比,自己以前那种势力相,简直就是丢了自家老祖宗的脸,羞愧难当。
杨泽松开他,指了指手里的纸盒,笑道:“感谢的话就莫说了,你送了我这个,我就很开心了!”
说罢,他对杨得羊挥手告别,上了马车,离开了加饭坡镇。
杨得羊望着越走越远的马车,心中感慨万分,虽然杨泽很年轻,长相也不怎么英俊,可此时却在他的心中,形像极其高大,几乎可以用风度翩翩,名士风采来形容了!
忽地,杨得羊一跺脚,叹道:“我怎么就没个漂亮的孙女呢,要不然许配给杨神医,说不定以后还能得个诰命啥的,这位杨神医,前途不可限量啊!”
马车上。向张氏和杨泽面对面的坐着,她忽然问道:“杨神医……”
杨泽忙道:“别,你可别叫我杨神医,我听着不好意思,你还是叫我的名字吧,叫我杨泽就好。”
向张氏微微一笑,道:“那可不行,显不出尊重了,要不然我就学那周医吏,叫你一声小杨先生吧!”
杨泽笑道:“其实,你叫我小杨先生,我也挺不好意思的。”他把纸盒放在腿上,道:“咱们看看,杨坐堂送了什么土特产!”
打开纸盒,见里面是四色糕点,都是饼状,有点像月饼,但远不如月饼精致,倒有点象厚厚的小面饼。
向张氏看了眼那些糕点,道:“这是带馅儿的胡饼,有糖馅儿的,有肉馅儿的,是走亲访友的好礼物,算得上是普通百姓家最体面的礼物了。”
杨泽哦了声,心想:“这年头应该是没有月饼的,这种厚馅饼就是上好的礼物了,等以后我开个点心铺子,卖卖月饼啥的,说不定比开药铺还赚钱呢!”
向张氏对厚馅饼不感兴趣,她道:“小杨先生,我刚才想问你,你为人这么好,想必在家乡很有名气吧,是不是乡亲们都夸你?”
杨泽把纸盒盖上,打算把厚馅饼当午饭吃,他听了向张氏的问话,颇有点不好意思,故做深沉地叹了口气,道:“以前可没人夸我,以前我不学无术,喜欢赌钱,输了钱还要耍赖,结果被赌坊的老板给拍了一板砖,在床上养了好阵子的伤,伤好之后,这才开始收心,学习家传医术,我家在保安县开了家至仁堂,我这也算是子承父业了。”
向张氏轻轻哦了声,点头道:“浪子回头金不换,你这竟是因祸得福了。那你伤好之后,去找那赌坊老板的晦气了吗?”
杨泽摇头道:“他是开赌坊的,我输了钱耍赖,他打我也没什么不对,要是人人都像我这样,他还开什么赌坊,他虽不是好人,可那时我也不见得比他强多少,何况我欠他的赌债,他也没有催讨,这事过去了,也就不必再提了!”
向张氏稍微沉默了片刻,忽道:“你能这么想是最好,可要是以后那赌坊老板想起你欠他钱了,去找你家的麻烦,你也不必客气,只需要和我说一声,我当家的会替你处置他的,他拍过你几下,我当家的一百倍替你拍回去。”
杨泽啊了声,心想:“这话什么意思,难不成她丈夫是瓜州的流氓头子?能替我拍赌坊老板的板砖?啊,这年头不叫流氓头子,和你先讲道理,然后揍你的人,那叫轻侠,四处流窜,见人就揍,揍完就跑的,叫游侠,浑身刀枪不入,先让你揍,你揍不过他,然后他才揍你的,叫钢铁侠,只是不知他丈夫是个啥侠。”
杨泽嘿嘿笑了几声,道:“打打杀杀的,我最不喜欢,再说我也不想吃官司。和你说实话,我这次去瓜州,是得了县令大人的赏识,被免了童子试,只要刺史大人准了,我便可以直接参加科考,去考秀才了!”
向张氏咦了声,道:“小杨先生被免了童子试?你们保安的县令,可是写了公文直接让你去找刺史的?”
杨泽点头道:“是啊,有什么不对吗?”
向张氏皱眉道:“你们县令应该不是走的科举吧,不是文人出身,对不对?”
杨泽大奇,道:“这你都能猜到!我们保安县的吴县令确实不是科举出身,他是因有战功,所以被提拔当的县令。”
“怪不得!”向张氏道:“那小杨先生你听我一句劝,你最好在找刺史之后,再去见见长史,否则就算刺史准了你直接考秀才,你也一定考不中的!”
杨泽大吃一惊,道:“这是为何?我没得罪长史吧?”
向张氏微微一笑,道:“武将们的事好说,直来直去,可文官们的事,那里面弯弯绕绕的,可是让人头疼呢!”
她见杨泽满头雾水的样子,便解释道:“如果你是过了童子试,那直接去找刺史是没错的,可你是免了童子试,这就要有公文留底,以备曰后查证,而那长史是刺史的佐官,这种公文是要先经他手,他批了,才能转给刺史的,你跳过了长史,直接去找刺史,长史必定认为你不把他当回事儿,削他的面子,那他一定不会让你中秀才的,要知道主管考试的学政,不怕刺史,就怕长史,要是长史说你不行,学政多大的胆子,敢说你行呢!”
杨泽愣了片刻,道:“对于官场上的事,我一无所知,还以为只要有了县令的推荐信,就一定能办成事儿呢!向大嫂,你要是知道这些,可否讲给我听听,也免得我无意当中得罪人!”
向张氏点了点头,给杨泽详细解说起来。
原来,大方帝国的朝廷为了防止地方官权力过大,尤其是刺史这种主政一方的权力太大,所以实行上下制约的制度,也就是说刺史的权力要有别的官员来制衡,而这个官员,就是长史。
做为刺史的佐官,长史平常帮着刺史办事,可长史却有一项特权,那就是负责写州内官员的考评,刺史的考评当然不用长史写,哪有佐官写主官考评的,可除了刺史之外,其它官员的考评却统统归长史写。
州里的学政是管考试的,直接向刺史负责,不归长史管,可学政的官做得好坏,是该升还是该降,那考评却是长史写的,所以学政能不怕长史么,长史要是冲哪个考生歪歪嘴,那这个考生在长史的任期内,就休想得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