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打破均衡(2 / 2)
只是,辛迪看重的是政治意义。
在拥有了相对强大,而且独立的国防能力之后,锡兰必然会继续向巴铁与华夏靠拢,成为白象的劲敌。受到锡兰牵制,白象海军很难有所作为。如果在将来的某一天,白象与巴铁或者华夏爆发冲突,那么白象海军的首要务绝对不是去封锁巴铁的港口,也不是拦截远道而来的华夏舰队,而是封锁锡兰。这个时候,拿什么去封锁巴铁,切断巴铁的海上航线,又拿什么去跟华夏舰队对抗?别说与华夏爆发冲突,哪怕只是单独对付巴铁,白象也会因为海军的缺失而遭受惨败。
从长远看,问题更加严重。
虽然有理由相信,要不了多久,议会的议员就会意识到局势的危险性,从而在军费上向政府妥协,但是锡兰同样不会就此停下,必然会继续加大国防建设的力度。五年之内,锡兰肯定会获得由巴铁主持研制的JF-20战斗机,说不定还是第一个海外用户。到那时候,白象最多能通过采购获得几十架“阵风”战斗机,依然没有绝对优势。再过几年的话,锡兰说不定会通过巴铁的援助获得像ZDK-03这样的预警机。就算到那个时候,白象已经获得了跟伊万国联合研制的第四代战斗机,或者开始从花旗采购F-35A之类的战斗机,同样没有绝对的优势。
很明显,只要华夏继续援助锡兰,那么锡兰的国防力量就会持续提升。即便无法对白象构成威胁,也足以牵制白象。
拖下去,局势未必会变得对白象有利。
问题是,还有什么办法?
辛迪一筹莫展,其他人也一样,即便是一向好战的几位参谋长也不例外。
到最后,陆军参谋长杰拉德上将提出,必须考虑在事态进一步恶化之前采取行动,即立即出兵锡兰。
只要能够推翻亲巴铁与华夏的锡兰政府,扶持一个亲白象的政权,那么现在的所有问题都不是问题。
显然,必须尽快出手。
因为华夏远航舰队已经出港,所以留给白象的时间最多只有几天。错过这个机会,那就可以放弃这个念头了。
当然,难度同样存在。
因为JF-17已经全部交付给锡兰空军,还形成了战斗力,所以至少需要空军抽调一个中队的“阵风”或者Su-30MKI夺取制空权。接下来,才轮到海军出动舰队封锁锡兰,并且掩护陆军登陆锡兰。
关键,依然是空军,即能否从两个重点方向抽调一个中队的主力战斗机南下。
对此,费迪南德给出的答复很模糊。
抽调肯定没有问题,南部有现成的空军基地,而且用运输机运送保障设备也花不了多少时间。最大的问题,其实是在白象准备出兵锡兰的时候,巴铁与华夏会不会坐视。即便华夏暂时按兵不动,巴铁也必然会采取针锋相对的行动,比如在边境部署更多的兵力,甚至挑起边境冲突。
一个中队的战斗机不算多,可是在关键时刻却能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败。
那么,冒着输掉跟巴铁冲突的风险出兵锡兰,是否值得?
显然,这不是费迪南德应该考虑的问题,而他的意思也很明确。在此之前,首先就得搞清楚巴铁与华夏会不会卷进来。如果会,那么就得同时做好在其他方向上爆发冲突、甚至是战争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