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卷 胜利航线 第四十七节 徘徊(2 / 2)
第一次全球战争结束后,英国曾计划建造n3级战列舰,可随着《海军军备条约》出现,英国人不得不放弃了这个野心渤渤的计划。根据条约中达成的妥协协议,美国与日本可以继续建造条约规定的未完工的安装16英寸口径主炮的战列舰,而唐帝国与英国则可以在条约规定的总吨位范围内建造主炮口径不过16英寸的新战列舰,而不受条约中1o年内不得建造了只安装了口径为36o毫米的主炮的“尊严”级战列舰,而英国海军建造的相对应的就是“纳尔逊”级,英国海军第一使用16英寸口径主炮的战列舰。
正因为带有严重的试验性质,因此“纳尔逊”级的性能并不怎么样,其度还不如“伊丽莎白女王”级,这一点被证明是设计上的最大错误,因此两艘该级战列舰在二战少参加作战行动,甚至没有被派遣到地中海去。另外将三座主炮炮塔全部设计在舰方向上也有着明显的缺陷,就连其标志性的16英寸口径的主炮的性能也无法让英国人满意。
当时,“纳尔逊”最大的特点就是将三座三联装16英寸口径主炮全部设置在了舰方向上,这主要是因为受到了35ooo吨排水量的限制,设计师不得不尽量把战舰上最关键的部位,即主炮弹药舱与轮机舱集中部署,这样就能够昼减少重点防护区域的面积。从而使用更少地主装甲,节约排水量。可在实际的使用中,三联装炮塔,还有最初使用“高初轻型弹”的16英寸主炮的性能都不理想。主炮威力提高相当有限,火炮身管寿命,精度甚至还不如“伊丽莎白女王”级地15英寸主炮(这也是后来“前卫”改回用15英寸主炮的主要原因),炮塔的可靠性更是受到严重的置疑。(ap.bsp;也正因为有这么多的问题,两艘“纳尔逊”级战列舰一直留在了英国本土舰队,除了参加过几次围剿德国战舰的行动之外。在大战地这几年里,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表现。因为其度慢,萨摩维尔甚至没有选择其作为舰队旗舰!也许,唯一值得骄傲的就是,“纳尔逊”号是以唯一一位在海战中击败过唐帝国海军的英国海军上将霍雷肖纳尔逊而命名的吧。
显然。此时地英国本土舰队并不是一支能够让萨摩维尔有足够信心的舰队,表面上,八艘战列舰的阵容大,而且这八艘战列舰都先后进行过改进,有着辉煌的战斗经历,可实际上,比起此时常荐新指挥的五艘“新省会”而言,萨摩维尔手里的资本就要差得多了。真的干上的话,恐怕就算再多几艘战列舰,萨摩维尔也不一定能够占到上风。
最让萨摩维尔担心地还是这八艘战列舰的度。其中最快的只有25节,最慢的21节。在上次大战中,这个度已经不算慢了,而且在炮战中,要保证较高的命中率,战舰的度都要控制在18节以下。有的时候甚至最好让战舰以12节的度航行。可是。如果没有足够快的度,就无法抢占有利的位置,更不可能摆脱敌人。
美国“同行”给萨摩维尔送来了不少的情报,其中很多是连美国政府都没有在国内公开过的战报。太平洋战场上的数次战列舰之间的决战已经证明了一点,那就是度已经成为了与火力,防护能力同样重要的性能之一。在唐帝国海军第三特混舰队与美国海军“乙舰队”之间的那场海战中,度就是最关键的因素,正因为唐帝国舰队拥有了度上地优势。
最终才以劣势兵力击败了“乙舰队”。随后,在“珊瑚海大海战”中。金凯德也正是因为几艘战列舰的度不一样,结果在交战中被对手各个击破,甚至无法组织起有效地反击,从始至终都没有能够获得一点机会。
同样的,萨摩维尔也知道,这次杀来的正是当初参加“珊瑚海大海战”的唐帝国海军中将常荐新。相对而言,萨摩维尔对谈仁皓这个对手还不是很重视,他最重视的还是唐帝国海军的战列舰舰队司令官。有一点是萨摩维尔不会忘记的,那就是,常荐新还指挥第三特混舰队在南大西洋上击败了英法联合远征舰队,实际上,那次常荐新对付的只是法国远征舰队,干掉坎宁安的是谈仁皓派出去的轰炸机,可萨摩维尔很清楚,一个能够指挥战利舰与英法联合远征舰队决战的对手是绝对可怕的,也是绝对不能小看的。
另外,萨摩维尔还想方设法的找到了一些“新省会”级战列舰的资料。当然,他所能够找到的资料是相当有限的,而且其对“新省会”级的最大认识还是与“远东舰队”的那场海战。而萨摩维尔有一点不知道,那就是,唐帝国海军第三特混舰队的五艘“新省会”级战列舰要比德国“远东舰队”的那三艘“同级”战利舰好得多,而且先进得多。可即使如此,萨摩维尔也很清楚,连英国海军最先进的“前卫”级都打不过的对手,现在他指挥的这几艘战利舰又怎么可能获得更好的战绩呢?
问题是很明显的,在离开了阿伯丁港的时候,萨摩维尔就知道,如果这次能够战胜对手的话,那就是上帝在帮助他。换句话说,他没有想过要活着回来,失败是肯定的,而对这名单独历战的英国海军老将而言,他所能决定的只是怎么来接受失败,是在港口中向敌人投降,交出舰队,还是在海上成为英国海军不朽的形象,这是萨摩维尔必须要做出的选择,一个艰难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