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临江枪战血债血偿(1 / 2)
最快更新鲜血染征袍最新章节!
ps:票票!!!
……………………………………………………………………………………………………………………………………
炮火连天,血肉横飞,数百水师兵勇,有超过一大半横死当场。
“砰砰砰砰砰砰砰……”
震撼江面的巨响过后,英军战船的一侧,再次冒出大量的白色硝烟。
又是新一轮的地动山摇,硝烟弥漫。
英国战船似乎对化为一片废墟的江岸仍不放心,直接将炮火打击,覆盖了炮台周围的方圆几百米。
如星的红点,一颗颗炸裂开来,像是掉进油锅里的飞虫,舞动着恐惧慌乱的翅膀,四处激射。
堤坝下面,一票绿营兵捂着双耳,纷纷低头闪避头上掉下来的碎石。
到了这种时候,任何热血的激励,都显得过于苍白无力,不论老雷如何大喊,却也是止不住手下弟兄的惊慌与恐惧。
“仅仅是一**炮的覆盖,便让清军兵勇胆寒如斯。”
“鸦片战争的实践表明,落后的封建军队,已不能战胜初步近代化的资本主义军队。”
可惜,作为进入‘临界战场’的老雷,亲身处在这个时代,除了硬着头皮苦撑,他在此时此刻,没有任何的选择。
“砰砰砰砰砰砰砰……”
英国战船的火炮声此起彼伏,震耳欲聋!
直过去了好一会儿的时间,才逐渐消停、慢慢沉寂。
“hurrytodock!”
隐隐约约,耳边听到英国鬼子的鸟语,老雷从一大堆碎石尘土中冒出头来。
却是发现英国鬼子主要担任侦察与护航任务的二桅帆船,已经巡视完毕。
而那艘有三层到四层武装甲板,载炮数120门的三桅大帆船正在试图泊船靠岸。
一连数十名红衣高帽的英国鬼子,迈动着那标志性的尽显‘娘炮’的白色筒袜,抬着几门火炮等待在甲板上。想要上岸。
江船靠岸,近距离之下,威力巨大的火炮根本派不上用场。但是如果火炮上岸,那又是另一番说法。
“不能让洋鬼子的大炮上岸!”
老雷从碎石尘土中,抽出随身的鸟枪,却发现枪筒子早已经弯成了个直角。
二话不说,一把抢过身边30斤重的抬枪。此时不打、更待何时。
“弟兄们,狠狠地打!”
在老雷的突然暴吼下,一个个斗笠圆锥的帽檐,不住地从尘土掩埋的堤坝下面冒出头来,让战船上正好看见这一幕的英国鬼子目瞪口呆。
三十几把抬枪,全部为前装滑膛、火绳点火。
用的也是散装黑药、如果距离稍远。这些抬枪基本上都是些毫无用处的废铜烂铁,但是在如此近的距离之下,三十几把抬枪,则全部是重型的杀人利器。
在战场上,士兵非常容易出错。
常见的错误之一,就是装填后,忘了将通条抽出枪管。一扣扳机,通条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自然无法再装填。
万幸的是,这种错误出现在战船甲板上扎堆的,红衣黑帽的英国鬼子中间。
英国鬼子使用的燧发枪,枪长1米5左右。
大射程是300码左右,有效杀伤射程约80码。
“fire,allfire”
在独眼龙指挥官的暴吼下,战船甲板上的火枪声大作。立时升起一大蓬白色的硝烟。
咻——咻——
火枪弹丸擦着老雷的耳朵飞过。堤坝上三十几把抬枪的突袭火力,除了老雷当先打爆了一个洋鬼子的脑袋。
其他的弟兄,也仅仅打中了三个洋鬼子。
原因无他,这些抬枪的后坐力实在是太大了点。绿营兵中,稍微身体单薄点的,每一次发射,都会被实木枪托一下顶后去半米的距离。
后坐力大和精度差固然让人头疼。但是抬枪之所以能够成为清军独一无二的火器,自然也有着它的优点。
抬枪的优点就是,如果近距离被30斤重,差不多两米长的枪身发射出去的火吟中。那基本上是有死无生。
如果在平地上,抬枪发射时,一般都须两人操纵,一人在前充当枪架,将枪身架在肩上,另一人瞄准发射。
而现在有一米多高的堤坝充当枪架,自然也就免了这道工序。
由于英国鬼子暂时摸不准堤坝下究竟藏了多少个‘斗笠顶子’,一时间,等候抬炮上岸的鬼子,也全部原路退了回去。
……
…………
“砰!”
就在老雷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才找准机会,眼睛与准星练成一条直线,瞄准了手拿指挥刀的洋鬼子,却没想扣下扳机,看到的不是洋鬼子的脑袋稀烂,而是近两米长的枪杆彻底炸膛。
“吗的,坑爹的清制火器,关键时刻掉链子。”